每分每秒,志愿者们都在以万千点滴汇聚星河,以星河磅礴铸就长城,以长城巍峨守护家园。防疫蓝、支援红、天使白交织成城市的另一道霓虹,温暖所有重庆人,照亮整个重庆城。
一、金融庭 李春涛
李春涛也是最早一批赶赴解放碑戴家巷社区的志愿者之一。
8:22接到护送就医任务。一位来自四川资阳的女病人,每月需来一次医院做化疗,入院前临时投宿在附近的旅馆,谁知旅馆一夜之间被划入临时管控区域。得知可由志愿者陪同离开前往重医附二院办理住院手续,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在李春涛的护送下顺利办理挂号、缴费、转楼、8点56分入住病房。
9:30,接到第二份护送就医任务。由于人手不够,此次需要同时护送两组人员前往医院,一组老年夫妻去医院复诊;一组是18岁的孙子陪同76岁爷爷从外地过来就医的爷孙俩。李春涛虽然对就医程序了然于胸,但由于是两组人员,科室不同,且一个在门诊、一个办理住院,还是让李春涛感到分身乏术,只得穿梭于楼上楼下,来回奔走、拨打电话保持联系,终于在10点50分顺利完成任务。
11:04分,开始“扫楼”。他们在十五层楼房中逐层攀爬、逐户敲门。对于态度生硬的,他们耐心解释;对于孤寡老人,他们细心登记。敲开每一间房门,带去信心与希望。
12:00广场边吃完盒饭。稍作休整
14:00,为封闭楼栋居民买菜送菜。李春涛和同事分好菜单,挨个挑选大白菜、茄子、豆角、前腿肉、五花肉等,然后逐个装袋、称重、付款,再提回来送到封控楼栋进行交接。
16:00,配合核酸检测点对采样人员进行登记,逐一询问每个人居住的楼栋及门牌号,直到最后一位居民做完核酸,才发现声音已经沙哑。
19:30,立冬后的夜来得特别早,凉风也随着夜幕而来,李春涛一天的工作暂告一段,此时的戴家巷已是灯光通明,“在闻到袅袅炊香烟火味时,在看到万家灯火明亮时,听着片片窗户传出的家长里短、咿呀学语,顿感支援社区的付出,也在这一刹那获得了回报。”李春涛说。
二、行政庭 李冰心
十一月的疫情来势汹汹,重庆上万人积极响应号召,加入社区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渝中法院行政庭的李冰心也是其中一员。
李冰心支援的是煤建新村五棵树小区,这个老旧小区唯一的出入口只有一扇铁门和一个门卫大爷。李冰心与另一名志愿者一起负责出入登记、劝导出行、宣传防疫政策,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守在铁门旁边。最忙碌的是第一天发放出入凭证,居民们排队填写门牌号和联系电话。铁门边没有办公桌,他们就找来一把木椅放在台阶上当桌子用。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只好扯开嗓子大声介绍出入小区的要求,这样每讲一遍就多几位居民听到,排队的队伍走得更快。有的居民家里呆不住,几个朋友在院坝摆了一盘象棋,眼看聚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李冰心果断上前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回家。有的居民情绪比较激动,李冰心的办法是“把笑容写脸上、把谢谢挂嘴上”,果然居民们都听劝导,并不使他为难。恰逢气温骤降,铁门的通道吹起寒风,志愿者们不停地原地踮脚跳着,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因为妻子也外出参加志愿者工作,李冰心开始居家办公,兼职监督七岁的儿子上网课、做作业。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报名参加所在小区的志愿者。经过主动争取,李冰心加入到小区的“疫情日常维系组”,帮助小区菜园子搬运蔬菜肉类,维护居民买菜秩序,劝导排队买菜的居民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扎堆交谈。他觉得,疫情防控本就是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李冰心既是志愿者,同时也是一名新入额的法官,肩负着繁重的审判工作任务。11月10日以来,他尽量减少回家频次,利用志愿者轮休时间撰写了13份裁判文书,在办公室的睡袋里度过了8个夜晚。居家办公期间,李冰心仍在熟悉案情、查找案例、学习新规,希望通过更充分的庭前准备,推动疫后工作更高效地开展,努力把疫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三、督察室 陶鹏飞
本轮疫情发生后,渝中区朝天门街道白象街社区实施了临时管控,因为封控区域王家坝的老年居民较多,多数居民朋友都不怎么使用手机购物,生活物资、蔬菜的采购成为一大难题,区法院支援白象街社区志愿者们就当起了所在闭环管理小区的“跑腿小哥”、 “生活管家”。
志愿者们为了方便收集各个家庭的不同需求,就让需要采购的家庭提前写好当天所需要购买的蔬菜清单,拿到卡口的小桌子上,并留下门牌号和电话,志愿者们跑完一单就去领取清单,记录下来仔细核对后就去帮忙采购好物资放到卡口小桌子上,打电话让居民朋友下楼领菜,全程做到了“零接触”,蔬菜包里的萝卜、小白菜、卷心菜等蔬菜十分新鲜,还带着泥土气息。
“真的非常感谢,现在疫情这么紧张,还麻烦你们送菜过来。”“这么多菜,足够我们两个人吃三五天了,可以安心居家了。”“我不会用手机买菜,你们送过来的菜太及时了!”听到居民朋友们的肯定和赞美,感动也涌上心头,控制疫情,社区是关键阵地,从疏导防控到“代采代购”,区法院志愿者小分队的队员们用自己的努力,守护着居民们的安全与健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解决居民朋友燃眉之急。
四、金融庭 余兴凤
“您好,请出示您的出入证和渝康码。”这句话是这些天常常挂在余兴凤嘴边的话。自本轮疫情暴发以来,余兴凤先后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茶亭北路社区、江北区寸滩街道溉塘新村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6次,主要负责查验居民出入证和渝康码。
对余兴凤而言,这项任务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坚守门岗,紧盯风险点,才能守好小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随着疫情的发展,余兴凤时刻关注管控区域与管控政策,及时根据管控要求对居民的出门信息予以核验,严格把握出入标准,尽量在满足居民购物需求、日常生活需求与减少居民外出感染风险之间实现平衡。
“小妹,我身体不好,买了菜又提不动,可不可以让我老伴和我一起出去。”在茶亭北路社区的颐乐园小区,许多老年人都面临这种情况。每当这个时候,余兴凤总是耐心地为老人讲解防疫政策,并详细询问老人的购物需求,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亲自或者联系其他志愿者前往购物点为老人购买所需生活物资。
“你好,我是小区居民请来的开锁匠。”在溉塘新村社区的阳明山水小区,一名身背工具包的人试图进入小区。经过仔细询问,余兴凤发现该名开锁人员并非本小区居民,而是来自周边某个高风险小区外面的非管控区域(门市),且需要进入小区楼栋为居民开锁。依据当时的出入政策,该名开锁人员并不能进入小区。面对焦急等待开锁的小区居民,余兴凤立即通过电话告知其联系小区物业,由物业维修人员提供开锁服务,同时耐心劝导开锁人员及时离开。
由于坚守的点位不同,余兴凤也不断地在“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中随机变身、来回切换。当然,这也是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幕后所有炙热真诚的渝中法院人们共同的模样。对他们而言,变化的是身上的色彩,不变的是渝中法院人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公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