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香法院
书卷相伴,不负韶光
  发布时间:2022-12-07 17:11:33 打印 字号: | |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为做深做实“经纬讲习”文化品牌,深化“五读五做”阅读实践活动,院政治部(机关党委)面向全院干警组织了一场“经纬悦读”线上读书分享活动,鼓励引导在疫情当前居家办公的干警利用难得的静下来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及时汲取书籍营养,提升综合素能,切实营造一心向上、自尊自爱、和睦友善、坦然名利、公道正派、沉心静气、担当责任的团队氛围。

活动期间,25名干警发来推荐书评,为我们讲述那些书山日月长的时光。今天,我们拾取其中一些故事,愿你在其中邂逅佳作,收获共鸣。

0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作者:刘统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荐书人说

刑庭 唐蕾阅

今年十月底,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革命纪念地,回顾中国共产党曾走过的那一段峥嵘岁月。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传统,《火种:寻找复兴之路》也是这样一本党史类书籍。本书以20世纪前三十年历史作为背景,以时空的转换、历史的腾挪为经纬,精心连缀全篇,讲述从辛丑条约签订到古田会议召开的那一段历史,为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溯源”,也回答了为何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本书开篇,作者从辛丑条约签订落笔,直触这个民族最沉痛的一段记忆,辛丑条约,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人均一两,海关财税,尽归人手,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危机。于是,一场场救亡图存的运动不断展开。教育改革、军事改革、谋求立宪……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的胜利,似乎让人们看见了一线天光,但接下来的洪宪帝制,共和梦碎,又让民族陷入了无边黑暗。

直到十月的风吹来了马克思主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只有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砸烂旧世界,才能创建新世界。终于,1921年7月,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爆发了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历史最强音,接下来,这本书开始了最浓墨重彩的章节。作者用大量的史实细节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探索之路。直至“古田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终于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本书内容也至此完结,但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走过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国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许多傲人的成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蓝图已经绘就,道理就在脚下,让我们共同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

02《江城》

作者:何伟(【美】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荐书人说

审管办(研究室) 李远志

长江边上如何能出现莎士比亚?这一中西结合、半洋不土的表述乍一看来似乎只能是痴人妄语。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由美国学者何伟,“莎士比亚”却曾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与长江相会。

何伟原名彼得·海勒斯,生于美国的科罗拉多。自幼热爱文学,尤其是莎士比亚。父亲是一名文学教授,他自己也未辱父名,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了有“奖学金中的奖学金”之称的罗德奖学金。但何伟并未像一般人想象中那样“卷”学术或成就一番事功,而是在1996年,在那个中国内地基本没有“外国人”的年代,通过“和平队”来到了江城涪陵,并在涪陵师专(现名长江师范学院)教授英美文学。《江城》一书讲述的便是何伟在涪陵教书时期的见闻。

《江城》一书极具观察力,那些微不足道的地方与人,都写得令每一个中国人都心领神会。不仅如此,何伟的异国人视角,也迫使我们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使“日常”重新成为问题。但何伟最厉害并不是对当地文化、习俗的人类学考察,而是对不同境域中存在着的人的尊重和关怀。从具有卡夫卡式魔幻色彩的“这里会修一道水坝——他们就知道这些,这也就够了”,到巴尔扎克式现实主义的因钱而产生的纷争,再到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挫折、溃败,江城涪陵似乎一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其间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自身境域问题痛苦的纠缠、思考。但这也同样不是何伟的终点,通过文字,何伟却试图提供一种超越性的力量。

《江城》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段落无疑是何伟对莎士比亚十四行情诗的讲解。在讲到“能不能将你比作夏日”一诗时,何伟说,“四个世纪前,莎士比亚爱上了一个女子,并为她写了一首诗。他说要让她美貌永存——这是他的承诺。现在是1996年,我们在中国,四川,就在长江边上。莎士比亚从没有来过涪陵。你们没人去过英国,也没人见过莎士比亚四百多年前爱过的那名女子。可就在这一刻,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想她。”教室里的静默似乎是对这段话最好的回应。

或许,就像何伟所相信的那样,美好的东西是永恒的,能够不受日常生活所累。无论跨越多么漫长的时间,穿越多么遥远的距离,我们都能以文字为渡船,抵达美的彼岸。也正如读到何伟这段话的你我,或许正因疫情而烦扰、疲惫、彷徨、困顿,却仍然能籍由文字,摆脱私人的营营役役,窥探到真实和永恒。

03《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荐书人说

执行局 陈祥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厚重的史诗巨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文学上的一座巅峰。很早就听闻这本书,近期终于匆匆读完,留下了无以言表的震颤和空无感。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渺小,远远无法把握此书的深刻哲思。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弑父故事。老卡拉马佐夫是贪婪、卑鄙、放浪的小丑,思想毫无敬畏且行为做作,霸占妻子留下的遗产,为风尘女和长子争风吃醋,是邪恶的化身。长子德米特里继承了父亲的鲁莽放纵,却本性善良,对待感情过于偏执,始终无法克制私欲,饱受良心煎熬。次子伊万自主独立、审慎克制,是理性的化身,思想深邃却难于自洽。他对人性展开幽思,目睹现世苦难而失去信仰的能力,理性却也无法给予他的生命以完整归宿,终于在灵魂的挣扎中陷入癫狂。幼子阿辽沙是善良和爱的化身,他似乎形成走向良善的自觉,但仍旧缺乏精神磨炼。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也是一位卡拉马佐夫,病态的他对老卡拉马佐夫完成了恶对恶的谋杀。全书围绕弑父案的前因后果展开,深刻剖析了主人公的心理性格、哲学纠结以及对善的理解,不同主人公各自踏向了自己选择的命运。

读者们对于三兄弟有不同的性格归纳,情感、理性、信仰即是一类。我想从事实、规范、价值的角度予以论述。德米特里象征一种未经运思的事实,他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时而鲁莽、时而愚蠢,是一个十分不完美的存在。但他仍保有底线、有强烈的羞耻心,追求作为人的体面。他有善良的本性,这为他的自我拯救留下可能。伊万则象征实证自治的规范世界,他试图用逻辑来思辨一切,用理性来主宰人的精神。他没有信仰,渴望借助人神取代信仰,基于世俗理性来安排生命秩序,却无奈发现人类只相信奇迹、秘密和权威。他对社会充满无力感,无力去爱、也无力拯救,他所象征的规范秩序是空心的。阿辽沙代表价值,善良、纯洁而又珍贵,但他在整个故事情节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他无法诉说,他所代表的善是自我封闭的,对他人的影响是微弱的。价值、规范、事实本应互生互补,在书中却体现为三个角色的各自挣扎。

文学是先知的预言。每个人都可以基于文本世界展开哲思。这本书的魅力只在于读,在于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去探讨生命本身。读即思,我思即我在。人的生命在运思中成就。读懂人物的挣扎,便是在涵育自己的生命意识,才能将自身塑造为健全的生命体。面对法律规范创造的符号世界,我们尤其需要那样一种呼应。



 
责任编辑:审管办(研究室)